信息来源:文广局 发布日期:2018-08-02 编辑:电视台 点击:
次

杨惠芳:民族团结 说的不如做的(上)
记者:古丽加娜提 ,都别克
利用自身的双语优势担任起工作队和村民之间沟通的桥梁,将好事和实事做到了村民的心坎里,赢得大家的一致认可和夸赞,她就是塔城公路管理局驻库甫乡多拉特村工作队员杨惠芳。
杨惠芳出生在阿勒泰,是一个老新疆人,她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全都会说哈萨克语言,而且还交了很多哈萨克族朋友。不管是过年过节还是红白喜事,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的,互相走动,互相帮助。于是从小在这种家庭里长大的杨惠芳和她的父辈们一样与哈萨克族同胞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塔城公路管理局驻库甫乡多拉特村工作队队员杨惠芳说:
我们都是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我父母说受我父母他们的感染吧,所以,我到了这个多拉特村以后,也和我们多拉特的村民,特别团结,我也慢慢的融入到了这种生活中。
自从塔城公路管理局“访惠聚”工作队驻库甫乡多拉特村以来,及时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建强基层党组织,提高服务宗旨意识,和村民打成一片,与村两委班子干部快速融合,是一支充满战斗力的工作队。
2017年,已经50岁的杨惠芳成为这支队伍中的一员,今年是她驻村的第二年。 杨惠芳是阿勒泰人,曾经专门学习过哈萨克语的她利用自己的双语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在驻村工作中和牧民交流零障碍。因此,她成了连接工作队和牧民之间的桥梁纽带。
塔城公路管理局驻库甫乡多拉特村工作队队员 杨惠芳 说:
我曾经学过这个哈萨克语,我是新疆大学中语系哈萨克语专业毕业的,现在驻村以后,我驻的这个多拉特村,几乎是99%都是哈萨克民族,我们在这儿和睦相处,通过我的这个双语,走访入户的时候,用处特别大我们的牧民到我们村委会,反映一些情况的时候,说一些困难的时候,或者给我们工作队给一些好的建议的时候,我都可以听懂,完了以后我可以把我的这个,我所明白的内容转达给我们的工作队其他的工作队员,这个哈萨克语对我的帮助,工作中还是帮助是很大的。
在平常的生活中,杨惠芳跟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之间与其说是工作关系,不如说他们更像是一家子的兄弟姐妹。在走访入户当中,村民们特别喜欢和杨惠芳拉家常,尤其是杨惠芳担任农民夜校老师以来,给村民们教普通话,村民们非常喜欢听她的课,通过杨惠芳努力,村民们的普通话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库甫乡多拉特村村委会副主任 列斯·马合苏提说:
我们工作队成员杨惠芳姐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每个星期,夜校时候,我们和她双语说话,我们学,村民也学,现在水平好。
库甫乡多拉特村村民 别格扎提·沙尼亚说:我们多拉特村的驻村干部杨惠芳同志,到这个我们多拉特村来,驻村工作上,干的特别好,她无论走到哪个房子,特别是到那个哈萨克房子去的时候,她就理解,双语学的好,我们这个多拉特村每一个星期开的这个夜校,她每次都给我们教会了国语,无论见到一个汉族人,都可以沟通了,我们非常感谢这个杨惠芳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