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天山网 发布日期:2017-03-08 编辑:网站管理员3 点击:
次
群众想什么?希望驻村工作队做什么?应该怎么做?针对这一问题,自2017年以来,托里县各驻村工作队在“访惠聚”工作中全面推行“五事”工作机制,扎实做到察民情、纳民言、现民意、解民忧、聚民心。
坚持“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以交朋友、拉家常、认亲戚等方式快速融入群众,以走访入户、发放征求意见表、个别谈心、设立意见箱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对本村今后发展、服务、宣传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切实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正“把事情问清,把原因摸清,把群众的要求弄清”,共收集意见建议130余条,归纳梳理11大类40余条,解决问题36个。
工作队将继续推行、完善民情联络员制度,协助基层党支部开设“说事室”,开通“说事电话”、设立“说事台”,聘请部分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和在村队说话“有分量”的居民担任民情联络员,鼓励群众反映问题、献谋献策,由专人负责记录、整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建议和要求,与群众近距离接触,了解实情,根据事情急缓轻重,限期解决反馈,做到让群众“方便说”,用“猛击一拳”代替“和风细雨”。
由工作队、村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共同组成“议事”小组,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必须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不断提升群众参政议政意识,做到“群众反映的一般性问题一周一议,急难性问题随时议,敏感性问题村民代表大会上重点议,全局性问题村民会上共同议”,通过“4+2”工作法的实践和完善,基层民主深入人心,农村党建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日新月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以代跑、代办服务等载体为抓手,坚持从身边小事做起,强化为民服务。截至目前,举办各项就业技能、创业技术培训等“小服务”60余次,努力提升群众就业率;解决群众办理低保申请、补贴发放、春耕贷款等各类“小困难”70余件,有效缓解群众生活压力;妥善处理群众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等“小纠纷”270余起,进一步强化民族团结;鼓励发展庭院经济、家禽养殖、蔬菜大棚等合作社、小微企业16个,不断提高群众家庭收入。
协助村党支部设立“评事日”,定期召集群众通报问事、说事、议事、办事情况,进行评议和测评,进一步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落实责任人,并责令各工作队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对于群众满意度不高的,责成负责人继续加快办理,限期完结;对不能办理的,及时向群众说明原由。推行“五事”机制以来,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为民服务水平、效率明显增强,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影响力和向心力显著提高。(史佳、陈路蔓)